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医院简介  |  联系我们  |  旧版本地址  
首页 >> 医药新闻 >>
  • 公示公告
  • 招标公告
  • 医院动态
  • 医药新闻
  • 院务公开
  • 公告
    科室列表
  • 消化内科
  •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 老年病科
  • 内分泌科
  • 肾病内科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神经内科一病区
  • 神经内科二病区
  • 儿科一病区(普儿科)
  • 儿科二病区·新生儿科
  • 肿瘤科一病区
  • 肿瘤科二病区
  • 肿瘤科三病区
  • 感染性疾病科
  • 康复医学科
  • 急诊医学内科
  • 急诊医学外科
  • 重症医学科
  • 中医科
  • 头胸外科
  • 泌尿外科
  • 肝胆血管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乳外科
  • 肛肠科
  • 骨科一病区
  • 疼痛科·骨科二病区
  • 产科
  • 妇科
  • 眼科
  • 口腔科
  • 耳鼻喉科
  • 皮肤科
  • 手术室·麻醉科
  • 药学部
  • 医学检验科
  • 病理科
  • 输血科
  • 放射影像科放射一区
  • 放射影像科放射二区
  • 超声影像科
  • 营养科
  • 血液透析室
  • 消化内镜室
  • 介入治疗室
  • 放射治疗室
  • 高压氧治疗室
  • 心理咨询门诊
  • 健康体检科
  • 发热门诊
  • 120急救中心
  • 消毒供应室
  • 盘龙城院区
  • 口腔前川院区
  • 医药新闻
    发现中医的美
     
    作者:黄陂区人民医院杨明胜  日期:2017/6/4 14:35:17  点击:8749 次

    说到中医,应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自觉或不觉都在使用。但大家习以为常并不在意。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者”,甚是遗憾。当然与我们的教育宣传不到位不无关系。
    比如:运动出汗后,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痛等表现,我们都称为“伤风”-------实际上这就是中医的说法。源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还有称感冒的,也就是感受触冒风邪所致的疾病。这里提到了风,它就是我们中医致病的一种外感邪气----也即是病因。和它一起的还有寒、暑、湿、燥、火。
    我们再说‘火’,‘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相当的广泛,吃火锅、牛羊肉,辣味的食物后,牙痛、咽喉痛、头面部长疔疖,我们就说‘上火’了。治疗也就说要吃清火的药或多吃清火败火的食品。
    风寒暑湿燥火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一一细说。
    我们接下来再从“喜伤心”说开去。吴敬梓《儒林外史》有一篇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名叫《范进中举》,说的是,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大喜过望痰气上涌,心神被扰,神志不宁而疯疯癫癫的故事,就是我们黄陂人说的:喜得伤了心。
    再有就是”怒伤肝”,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要说<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
    还有就是“思伤脾、忧伤肺”的。刻画得较为生动的不能不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以上说的这些如: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中医学中的病因学上的一些常用名词。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往往都会使用,但并不知道与中医相关。
    即使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一些病名如:癌,瘤,哮喘,某某炎等,有人要说炎症的炎好像与中医无关吧?看是无关,炎怎么写?两火一摞即是炎。“火”上面说了的,西医说炎症就是红肿热痛,中医说火如何说,“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正好说明了当时的翻译家既懂中医,又晓西医。
    我们再说“杏林”,“杏林”一词是中医界的常用词汇,比如,为振兴中医事业,政府拟出“杏林计划”;中医事业蓬勃发展叫“杏林春暖”;中医从业人员,常以“杏林中人”自居。
    那么,我们说的这么多的“杏林”,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它又有什么很深远的意义吗?
    的确,“杏林”是有出处的,它典出三国名医董奉,董奉且崇尚道教。事实上,董奉与当时的名医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华佗的出名当然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关,因为陈寿为其立传。张仲景之出名,当然就是他的著作--《伤寒论》了。因为这本书太牛了,这本书总结了前代医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提出六经辩证原则,将理、法、方、药结合起来,使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化,到现在还有临床指导意义,所以人称“医圣”,名气当然就大了。
    而与“杏林”密切相关的董奉就没有他们幸运了,知道他的人很少。那么,“杏林”到底和董奉有何渊源呢?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 株,郁然成林……“君异”就是董奉的字,说的是董奉居住庐山时的事迹。就是说,董奉给人治病不要钱,治好了病,重者,栽杏树5株;轻者,栽杏树1株。如此十年,杏树成林……杏 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饥民。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 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医生。再后来,人们就将“杏林”比喻为中医界,而真正的含义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倒是忘记了。
    再提“杏林”,我们不但要了解其来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有所启示,结合现在所提到的和谐医患关系、医德医风建设,我们还应给做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来说“悬壶” 。医生出道,开始为患者服务,我们通常用到这样一个成语--“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济世”好理解,“悬壶”却是不知所云。事实上,“悬壶”是有典故的,出自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方术列传》,很有神仙意味。
    说的是今天河南上菜附近一个叫费长房的经历。这个费长房是一个相当于现在市场管理员的一个小官,有一天,他在一座小楼上看见一个老翁在一个店铺门头挂一葫芦壶摆摊卖药,等到夜晚集市散了之后就变得很小跳入那个葫芦壶之中。他感觉很奇怪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老翁不是一般的人--神仙,于是就准备了好酒好肉去拜访他。老翁也知道了长房的意思,是想向他学习医术和修道术,就说,你明天再来。
    第二天,费长房如约见到了老翁。老翁通过神术把费长房带到了葫芦壶中。进到里面,呵,好家伙,里面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到处摆满。他们是山吃海喝了一回。费长房临走时,老翁叮嘱他,不要和别人说。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费长房就拜老翁为师,并随老翁一起进入深山学习医术与道术,不久,费长房艺满后,也开始济世行医。

             
    这则典故谈到的葫芦起初的意义与招牌、幌子的关系极大,虽然记述带有传奇色彩,但医家挂药葫芦还是有意义的:一是把葫芦当招牌,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愿,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轻便、易于携带、密封性好、不易使药丸受潮等。如此一来,再看这个成语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也就是挂起招牌,为世间老百姓解除疾苦的意思了。
    还有与中医有关的成语等,如“病入膏肓”,公疾病,求医于秦,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其中的膏肓就是中医的解剖名称。至于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可以说是我们倡导的医德医风的鼻祖了,至今还为我们所用,其中的“精诚”,已作为我院之院训.
    真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者”,诚为我们的悲哀。
    有人要说了,说这多与中医有关的事情,不代表她有什么用? 是否如西医有作用?
    那我们就说说中医的实用性。
    首先我们说为人们的认可度。大家知道的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的问题,震撼中国人的事件吧。若不是外国人授予我们这一奖项我们还不知道她和中医的联系。事实上我们国家有很多宝贝,中医就是其一。
    如果你问外国人中国最著名的品牌是什么?不是华为,不是万里长城,而是我们的针灸。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中医就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的。她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这好的东西为什么就基本被西医所取代了呢?
    这当然不能不说西医有西医的优势。解剖的精准,微观到分子水平,对现代科学的利用与依从,都是他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然而,如此发达的现代医学面对人体医学里面的诸多问题越来越显得束手无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细菌多重耐药等等,让中外医学大家们开始反省、思索。
    开始想到传统而绿色的中医。
    中医首先有完备而先进的理论,讲究整体观念,天人一体;注重辨证施治,个体化对待;强调三因制宜,即饮食因地因人制宜。手段上面内服外治,并重视精神情绪社会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很多思想远远超越现代医学的理念。
    前段时间,有报道,通常用来治疗痢疾和肠炎的黄连素,发现它可能还可以用于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南京市第一医院的专家在临床上发现黄连素具有降血糖及降血脂功能,并从分子水平揭开了黄连素降血脂的奥秘。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上,成为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中一个重要事件,也标志着我国天然药物研究获得世界领先的成就。该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之后,又一中药宝库中的精华。
    虽然有很多的问题还要克服,但总是给我们巨大的希冀。中医还是有作用的。
    那么我们中医在我们人民医院中医科中是否有些作用呢?
    下面我们不妨简要说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吴某某,男,因脑外伤于外科治愈后,转我科治疗瘙痒性皮肤病。诊见:颈、肘、胸腰、臀膝见苔藓样变,满布带血爪痕。诉罹患此证40余年,历经各省市医院,屡治乏效。心烦意恼,夜不成寐,深以为苦。至我科,治以以梅花针、穴位敷贴、针灸诸法,辅以养血润燥祛风方药内服,调息月余,诸症好转出院。
    王某某,女,于协和医院脑出血术后1月转入我院外三科,后转入我科治疗,入科症见:深昏迷,呼之不应,对光反射消失,双肺满布湿罗音,气管切开置管,鼻饲管,导尿管等携带。面赤,呼吸气粗,大便不解,发热37.8度,肺部感染系多重耐药菌所致。家属几乎放弃,为了心愿而勉强为治。经科室及科间会诊,除西医对症及支持治疗外,予中药逐淤通腑,醒脑开窍,结合针刺治疗,悉心调治3月余,开口说话,下地行走如常人而出院。
    张某,女,45岁,在协和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术后放化疗后两个月诊断乳腺癌肺转移骨转移。入院症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晄白,形体枯槁,诉周身疼痛,不欲饮食,夜寐不安,大便结。影像显示双肺大量胸水,全身多处骨转移。经科室及科间会诊,除西医对症及支持治疗外,予中药健脾益气,化湿逐水,结合针刺、穴位敷贴及艾灸综合调治,获得良效。这位当初被协和医院认定生存期不过3个月的患者在我科生存长达3年之久。
    事实证明中医在临床之上有效,也能有所作为。
    有人说:中医学是我们的原创,针灸是中医国际化的排头兵,她们姓中不姓西。那么我们能为自己的原创品牌做些什么呢?难道不应该多一份爱护、多一份了解、多一些传承、多一些思考和多一些创新吗?
    发现我们自己的美,“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是悲催,当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对我们的中医深入研究并取得相当的成果,且将我们很多经典方剂进行注册的时候,我们还在对她这样鄙夷,那样嫌弃,那又是何等的悲哀?当我们还在怀疑讨论中医是否科学?效果能否重复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几千年来的人体验证还不能证实她的科学吗?
    发现中医的美,这是从事中医人的职责所在,义不容情。
    发现中医的美,这也是从医者的职责,因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需要中医干预的时候太多了,这是对病人的责任所在。
    发现中医的美,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职责,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之息息相关,传承和创新,让其披上时代的翅膀。这更是我们的担当所在。
                                             

    网站首页 | 医院介绍 | 咨询投诉 | 联系我们
    鄂ICP备19019390号 版权所有: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百秀街259号

    咨询电话:027—85931736 投诉电话:027-61107784 急救电话:120 85901432

    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