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医院简介  |  联系我们  |  旧版本地址  
首页 >> 医药新闻 >>
  • 公示公告
  • 招标公告
  • 医院动态
  • 医药新闻
  • 院务公开
  • 公告
    科室列表
  • 消化内科
  •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 老年病科
  • 内分泌科
  • 肾病内科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神经内科一病区
  • 神经内科二病区
  • 儿科一病区(普儿科)
  • 儿科二病区·新生儿科
  • 肿瘤科一病区
  • 肿瘤科二病区
  • 肿瘤科三病区
  • 感染性疾病科
  • 康复医学科
  • 急诊医学内科
  • 急诊医学外科
  • 重症医学科
  • 中医科
  • 头胸外科
  • 泌尿外科
  • 肝胆血管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乳外科
  • 肛肠科
  • 骨科一病区
  • 疼痛科·骨科二病区
  • 产科
  • 妇科
  • 眼科
  • 口腔科
  • 耳鼻喉科
  • 皮肤科
  • 手术室·麻醉科
  • 药学部
  • 医学检验科
  • 病理科
  • 输血科
  • 放射影像科放射一区
  • 放射影像科放射二区
  • 超声影像科
  • 营养科
  • 血液透析室
  • 消化内镜室
  • 介入治疗室
  • 放射治疗室
  • 高压氧治疗室
  • 心理咨询门诊
  • 健康体检科
  • 发热门诊
  • 120急救中心
  • 消毒供应室
  • 盘龙城院区
  • 口腔前川院区
  • 医药新闻
    颅脑损伤的规范化救治
     
    作者:黄陂区人民医院头胸急诊外科 严博  日期:2018/1/11 13:04:30  点击:5463 次
    颅脑损伤是一类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7%~22%。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居全身各部位伤的首位,高达30%~50%。平时颅脑损伤以交通事故伤最多见,少数见于坠落、工矿事故等。在中国,每年有100万~15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有8万~1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人民币。
    颅脑损伤约80%是轻型伤与中型伤。绝大多数轻型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门诊观察或对症处理。但是,也有0.2%~0.7%的轻型伤无颅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加重;3.2%~10%有颅骨骨折者病情加重,甚至恶化。中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挫裂伤患者,可在数日之内出现迟发性血肿。因此,对于这两类患者,应留院进行严密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约占全部颅脑损伤的20%,死、残率高,是救治的重点。因此,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都需要在神经外科ICU严密监护,这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颅脑损伤的诊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伤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眼部征象、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小脑体征、头部检查、脑脊液漏合并损伤。另外要考虑影响判断的因素如酒后受伤、服用镇静药物、强力脱水后、休克等。颅脑损伤早期诊断除了根据病人的致伤机制和临床征象之外,还要选择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首选CT扫描。
    治疗上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人群:醉酒者因意识不清,外伤后本能的机体保护反应差,又因不能配合检查,因而对这种类型的伤者建议尽早做相应检查。老年人因脑萎缩,同时有很多老年人为预防心脑梗死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颅脑外伤后更易出现颅内出血,同时迟发出血的几率也要高一些。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全,同时不能讲明伤情。上述三类特殊患者应引起注意。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具有突发性、死残率高的特点,要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实现规范化救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对急救及监护设备和创伤急救技术的推广等。                   
    网站首页 | 医院介绍 | 咨询投诉 | 联系我们
    鄂ICP备19019390号 版权所有: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百秀街259号

    咨询电话:027—85931736 投诉电话:027-61107784 急救电话:120 85901432

    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